贈與稅課稅範圍與計算方式
前言
贈與稅是財產移轉過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,對於規劃家族財富傳承具有關鍵影響。了解贈與稅的課稅範圍與計算方式,可以協助納稅人在財產規劃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贈與稅的課稅範圍、贈與財產的價值認定方式,並透過實例說明贈與稅額的計算方法。
一、贈與稅課稅範圍
贈與稅的課稅範圍因贈與人身分而異:
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: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或境外之財產為贈與者,均需課徵贈與稅。
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:僅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財產為贈與者,需課徵贈與稅。
非中華民國國民:僅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財產為贈與者,需課徵贈與稅。
需要注意的是,法人(如營利事業、社團、財團法人等)的贈與行為不屬於贈與稅課稅範圍。
二、視同贈與情形
除了直接的贈與行為外,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還規定了下列視同贈與的情形:
無償免除或承擔債務: 在請求權時效內無償免除或承擔債務者,其免除或承擔之債務視為贈與。例如,父親免除子女對其的借款債務,該債務金額視為父親對子女的贈與。
以顯著不相當代價讓與財產: 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,讓與財產、免除或承擔債務者,其差額部分視為贈與。例如,父親以每股20元將市價為30元的股票賣給子女,每股差額10元視為贈與。
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: 以自己之資金,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者,其資金視為贈與。但該財產為不動產者,則視為贈與不動產。例如,父親出資為子女購買汽車,該筆資金視為贈與;若為子女購買房屋,則該房屋視為贈與。
限制行為能力人財產: 限制行為能力人或無行為能力人所購置之財產,視為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之贈與。除非能證明支付之款項屬於購買人所有。
親屬間財產買賣: 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買賣,除非能提出已支付價款之確實證明,且該價款非由出賣人貸與或提供擔保向他人借得,否則視為贈與。
三、贈與財產價值的認定方式
贈與財產價值的認定原則上以贈與日的時價為準。各類財產的價值認定標準如下:
土地:按公告土地現值計算。
房屋:按房屋評定標準價格(核定契價)計算。
有價證券:
上市、上櫃股票:以贈與日收盤價計算
興櫃股票:以贈與日加權平均成交價計算
無當日買賣價格時,以前一日價格為準
未上市、未上櫃股票:以公司資產淨值計算
有限公司出資額:以權益總額乘以出資比例計算
外幣、黃金:依贈與日臺灣銀行即期買進價格換算新臺幣。
四、贈與稅額的計算方式
贈與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:
應納贈與稅額 = (贈與總額 - 免稅額 - 扣除額) × 稅率 - 累進差額
贈與總額:贈與人每年贈與之財產全部(扣除不計入贈與總額之財產)。
免稅額:
自2025年1月1日起,同一年度(1月1日至12月31日)同一贈與人的贈與稅免稅額為244萬元(隨物價指數調整)
扣除額:
贈與附有負擔者,由受贈人負擔部分可自贈與額中扣除
贈與不動產時,由受贈人繳納的土地增值稅及契稅可自贈與總額中扣除
公共設施保留地:贈與配偶、直系血親間之公共設施保留地而移轉者,免徵贈與稅
課稅贈與淨額:贈與總額減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的餘額。
稅率:自2025年1月1日起,贈與稅採用三級累進稅率:
2,811萬元以下:稅率10%,累進差額0元
2,811萬元至5,621萬元:稅率15%,累進差額140.55萬元
5,621萬元以上:稅率20%,累進差額421.6萬元
五、實例說明
李先生於2025年6月決定贈與其子女財產,包括:
土地一筆,公告現值1,500萬元
上市公司股票市值500萬元
現金300萬元
計算如下:
贈與總額:2,300萬元
免稅額:244萬元
扣除額:0元(假設無扣除項目)
課稅贈與淨額:2,056萬元(2,300萬元-244萬元)
應納贈與稅額:205.6萬元(2,056萬元×10%,適用第一級稅率)
若李先生同年度內還有其他贈與,則需合併計算當年度贈與總額,依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。
六、節稅考量
在進行贈與規劃時,可考慮以下節稅策略:
善用年度免稅額: 每年贈與財產總值在免稅額(244萬元)以下,無需繳納贈與稅。可分年贈與,充分利用每年的免稅額。
善用不計入贈與總額項目: 例如配偶間贈與、父母於子女婚嫁時贈與不超過100萬元的財物等。
農業用地贈與優惠: 將作農業使用的農業用地贈與民法第1138條所定繼承人(如子女)且符合相關條件者,可不計入贈與總額。
考量扣除額項目: 例如贈與不動產時,由受贈人負擔的土地增值稅及契稅可自贈與總額中扣除,可降低贈與稅負。
結語
了解贈與稅的課稅範圍與計算方式,對於合理安排財產移轉至關重要。在進行財富傳承規劃時,應評估贈與行為可能產生的稅負,合理運用免稅額及各項優惠措施,以合法方式降低稅負,實現財富有效傳承。
建議在進行重大財產贈與前,諮詢專業人士意見,根據個人財產狀況和家庭需求,制定最適合的贈與方案,避免不必要的稅務負擔。
本篇文章介紹了贈與稅的課稅範圍與計算方式,下一篇將深入探討遺產稅不計入遺產總額項目,敬請期待。
標籤:贈與稅、課稅範圍、視同贈與、稅額計算
發布日期:2025-02-05